联系我们:021-62281171

shevolution.com.cn

澳华作家参访团走进上海天演,与公司创始人蓝戊己开展深度跨界对话
来源: | 作者:天演移位 | 发布时间: 2025-09-24 | 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2025年9月15日下午,“笔墨沪上,文心相融,澳华作家看上海”参访团及沪上学者作家等共20余人,在王厚勇会长的带领下,莅临上海天演公司座谈,开启了一场建筑移位与文学写作的跨界文化交流。


下午14:00,参访团一行走进公司一楼建筑移位展厅,公司创始人蓝戊己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了展厅整体布局,带领大家逐一参观了展厅的各个版块,并依次介绍了发展历程、获得荣誉、研究机构、核心技术等,在沉浸式影院视频播放中,来宾深感震撼;在演示标志性项目的模型时,来宾们直观了解到建筑移位、顶升、托换的实施过程。

各位来宾精神振奋,思绪飞扬,不时提出各种疑惑、看法和问题,蓝戊己都一一作答。现场讨论热闹非凡,气氛热烈,对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技术实力给予高度赞扬!


参访团成员参观公司建筑移位展厅


展厅参观后,大家移步三楼会议室,刘乐城会长逐一介绍参访团成员——这些作家多来自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都是澳华文坛的活跃力量,有着丰富的创作经历。蓝戊己回顾了自己从体制内副处长到民营企业家的转型之路以及带领团队完成上海音乐厅、四明公所、浙江千年古樟等标志性平移工程中的深刻记忆与破局之路。随后开启了一场从技术细节延伸至建筑移位心得,从《论语》解读到写作灵感,从技术突破到未来展望的亲切交谈。



参访团的作家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间满是收获与惊喜:有人感叹天演人把冷门领域做到极致;有人称创始人的经历打破了作家对建筑工程师的刻板印象;也有人结合自身创作,坦言在写作时候,终于有了更鲜活的现实素材......近四个小时的交流里,来宾们既看到了技术从业者的情怀与担当,又收获了更为丰满的现实案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 “不虚此行” 的满足与兴奋。


在交流会的最后,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会长王厚勇、作家沈志敏向天演公司赠送了精美图书以表此次到访心意,蓝戊己也以带有上海元素的景德镇瓷杯作为回礼,愿参访团对今天的行程能够满意!并期待与各位作家保持交流,迸发思想的火花。


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会长王厚勇、作家沈志敏赠送精美图书


这场文学与工程的跨界交流,不仅让澳华作家了解了建筑移位这门小众的技术,也为双方打开了一扇新的交流窗口。活动结束后,大家依依惜别,用镜头记录下时光的永恒。

      澳华作家看上海代表团回澳后,将进行“澳华作家看上海”的征文。上海天演公司给予一定的支持,期待征文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交流结束后合影留念



出席本次活动的“澳华作家看上海”的作家有:

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王厚勇会长、刘乐成副会长;

澳洲华文作家协会武陵驿会长;

悉尼中文日报原副总编辑、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张奥列会长;

澳洲昆士兰华文作家协会永久荣誉会长,大洋洲华文作协傅晓燕副会长;

澳中退役老兵俱乐部万昌鹏秘书长;

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澳华诗歌艺术联合会、澳大利亚微型小说学会会员、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程立江理事;

澳大利亚华文作协会员,悉尼雨轩诗社梁晓纯社长;

新洲悉尼作协会员、澳洲华夏文化促进会钱静华会长;

墨尔本中文写作协会理事沈志敏、会员马蔚瑾、牛 晴、项小丰、徐云、刘天慧、卢学言等。


出席本次活动的上海学者作家有:

 沪澳知名作家、《我的财富在澳洲》作者刘观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原《萌芽》文学月刊小说编辑、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研究作者林青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义生

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澳洲文学研究评论者吕丽盼

华东师大外语学院晨晖学者、澳洲文学研究评论者陈贝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