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1-62281171
大会概况
2021年6月5日,“第四届中国传统建筑迁移保护技术高峰论坛暨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20年庆”在上海隆重举行。论坛以“新时代中国传统建筑迁移保护、加固纠倾及韧性提升”为主题,以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全面展示了最新建筑移位技术的进展,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迁移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应用案例,探讨了新时代中国民族建筑的保护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此次论坛是由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施工与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迁移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蓝戊己主持,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胡祖杰,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施工与安全质量委员会主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卞家骏,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委员会主任、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沈立东,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王时伟,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总工程师刘千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出席大会并致辞。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250多家单位的350多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
开幕式致辞嘉宾
童小华
同济大学教授、副校长,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深空探测测绘遥感与导航定位分中心主任
张 柏
胡祖杰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六届(2017-2021)行政长官委任议员、澳门工程师学会会长、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
卞家骏
沈立东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
王时伟
刘千伟
吕西林
开幕式主持人
蓝戊己
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迁移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大会合影
主题报告
此次大会上,24名国内知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其中特邀报告5个,专题报告19个。涵盖内容十分广泛,大体可以分为9种类型。
第一类:设计创新。
江欢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和实践》
第二类:新型材料,包括水泥基修复材料和工程竹材料。
张云升
兰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中国古代建筑本体材料劣化机理与保护材料研究》黄东升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森工生物质材料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
报告题目:《竹/木复合材料与工业化竹/木结构》
第三类:城市更新和地下空间开发。
王卫东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报告题目:《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与实践》王竹君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题目:《建筑迁移技术在城市更新工程中的应用》吴二军
河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报告题目:《中国城市改造与发展的新模式》
第四类:文化建筑遗址保护与发展。
胡祖杰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第六届(2017-2021)行政长官委任议员、栢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
报告题目:《澳门城市规划与历史城区建筑的保育》张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
报告题目:《南京市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研究与保护》
第五类:关于地区建筑融合创新问题。
闫澍
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暨华众联创工程顾问三地联营事务所总经理
报告题目:《以横琴为例——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建筑业融合创新》
第六类:建筑业的数字化。
张铭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工程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城市更新的数字实践》
第七类:建筑迁移、托换技术的进展及应用。
张鑫
山东建筑大学首席岗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院长,山东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
报告题目:《建筑物平移改造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卢文胜
同济大学教授、博导,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总支书记
报告题目:《建(构)筑物移位技术发展廿年》
王建永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建构筑物整体托换技术》章柏林
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移位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尹天军
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报告题目:《保护性建筑群远距离移位及其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
第八类:整体移位技术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包括抗震、测绘、建筑拆解、全寿命周期维护、防灾减灾体系等。
陈波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发展部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
报告题目:《古建筑与文物搬迁、加固和重建中的地震问题》邓非
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多源影像融合建筑物高精度建模技术》
肖建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导,上海高峰学科讲座教授、德国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报告题目:《混凝土结构可持续性与建筑拆解研究进展》
袁大伟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
报告题目:《智能化测绘技术赋能传统建筑保护》甄进平
教授级高工,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智慧城市与工程监测所副所长,总工之家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报告题目:《文物建筑防灾减灾体系研究》
袁斌
正高级工程师、安徽开源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全生命周期建筑结构主体工程全逆作法》
第九类:建筑物纠偏、墙体体内加固技术应用。
陈忍清
山西省建筑物鉴定与加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晋建加固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报告题目:《三项实用专利技术简析》
李今保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产业教授,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委员会委员专家库专家,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库专家。
报告题目:《高层建筑物纠偏及地基基础加固技术研究》
汪方勇
高级工程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智库专家、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加固与改造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理事
报告题目:《建筑体内隐形加固技术与结构顶升、纠偏的综合运用》
报告主持人
曾浙一
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办市政市容专办督查部部长、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建筑设计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副主任
赵荣欣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魏庆朝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袁大伟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院院长
何新东
黑龙江省四维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卢文胜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总支书记、教授
杜刚
上海江欢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朱虹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肖建庄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建工系主任、教授
李今保
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这些报告及主持人的精彩点评,为参会代表提供了一场丰盛的学术和技术盛宴,在近10个小时的报告中,代表们以饱满的热情坚持到最后,大多反映意犹未尽。
目前,在文物建筑保护领域,建筑位移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至今已有数百个移位保护工程的应用案例,引起广泛关注的代表性文物建筑移位工程项目包括上海音乐厅平移与顶升、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整体平移与顶升、南京博物院老大殿整体顶升与隔震加固、武当山遇真宫主宫门及东西配殿宫门顶升、温州132年教堂整体顶升、北京公安部6号楼——原英国领事馆的平移等。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最直观、内容最丰富的载体,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多年来得到了党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如何在发展中保护”,是中华儿女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此次高峰论坛展示的最新建筑迁移保护技术进展和发展方向,推动了高科技在民族建筑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我国现代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与传统建筑结构、营造工艺的协同创新。
闭幕式
闭幕式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迁移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蓝戊己对24个报告作了总结性发言,将其归为九个类别,同时他指出:移位行业正朝着从小众到大众、从单体到群体、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联合、从单打独斗到产业联合、产业创新的趋势发展。
致 谢
最后,再次感谢本论坛的指导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建筑迁移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建筑物移位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施工与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山西晋建加固特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固邦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全国建筑物鉴定加固标准委员会江苏专家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历史保护(传统)建筑设计分会、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四川省固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赛诺建材有限公司、上海泰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名顶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一亩茶山工作室为本次会议提供的鼎力支持。
地址:上海市天山路641号慧谷白猫高科技园区3号楼205室
电话:021-62740468 021-62281171(工作时间)
黄总:137 6195 6190 王总:150 0197 9336
传真:021-62281171-810
邮政编码:200336